(神農廣播電台106/3/27)臺德社會經濟協會(Taiwanese-German Association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簡稱臺德協會),於1967年設立,作為臺灣與德國在外交及農業學術之交流平臺,今(2017)年正逢50周年,多年來透過雙方農業學術交流、人才培育及貿易拓展宣傳等,貢獻卓著,今年除舉辦慶祝活動,亦舉辦循環農業國際研討會。循環經濟是新式、符合永續發展理念的經濟模式,在新科技及新商業模式的支持下,資源循環利用已成為可行之作法。透過可回復性和可再生性的設計,建立資源循環圈和經濟體系的價值鏈,未來之應用發展及思維方式亦將引導臺灣農業走向新的領域。
臺德協會創始理事成員均為聲譽卓著之專家學者,代表性十足
臺德協會於1967年在西德首都波昂(Bonn)舉辦成立大會,並依德國法律登記為非營利性協會。其架構屬雙邊組織,臺德雙方分別由德方教授及臺方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擔任理事主席,每年輪流舉辦互訪交流活動。
臺德協會具一定之代表性及重要性,創會時,德方理事成員多為德國波昂大學之著名農業經濟領域學者;臺方則因當時之政經環境,理事成員均為官方代表,包括:蕭錚(時任土地銀行董事長)、陶聲洋(時任行政院國合會秘書長)及蔣彥士(時任行政院秘書長),均為當時聲譽卓著之重量級專家。
50年臺德交流合作既深且廣,主題研究緊扣國際趨勢,並建立豐沛人脈資源
農委會表示,臺德交流合作雖隨時代演進逐漸轉換重點,但仍緊扣國際趨勢及施政需求。1960至1970年代研究重點著重於臺灣重要出口農產品於歐洲市場之競爭力,1990年代以後,逐步轉向生產環境及鄉村發展等重點,並強調農業多功能性,研究主題亦涵蓋土地利用與規劃、農村再造、消費者保護、氣候變遷、糧食安全、貿易自由化影響、直接給付、生物經濟等領域,並透過深度參訪,實地觀摩學習。
民間團體亦多有仰賴臺德協會常年累積之豐沛人脈資源,如協助臺灣廠商參與德國展覽,並邀請德國專家及媒體訪臺等,透過民間軟實力,對於臺灣農業科技及文化之國際宣傳極有助益,因此其合作關係值得肯定並持續發展。
學習德方經驗,推動「由下而上」的農村再生機制及「金牌農村競賽」
農委會表示,農委會規劃「由下而上」形成的農村再生機制,以及本(106)年度推動「第一屆金牌農村競賽」,即是參考德國經驗,並根據我國國情調整後的政策落實之最佳典範。二次大戰後,德國居民自發性地美化家園重建活動,德國聯邦農業部規劃全國性的農村競賽計畫,目的是使農村更美麗、更具未來性。
農委會仿效德國經驗,推動相關農村發展政策,藉以激發臺灣農村居民的榮譽感、向心力、自發性及對自己村落的想像,創造農村新典範。
掌握國際脈動,借鏡德國推動我國循環農業
本(106)年度適逢臺德協會成立50周年,農委會編撰紀念文獻,以供歷年熱心參與人士回顧。以循環農業為主題,舉辦國際研討會,由德方分享德國及歐盟推動循環農業的經驗,及我方產官學界專家介紹臺灣現階段推動循環農業的技術及案例,包括:生物炭應用推動、畜牧廢棄物技術研發、農業廢棄物再利用等,雙方交換專業意見,研討會圓滿劃下句點,相關成果有助於推動臺灣農業循環經濟技術及政策。
臺德雙方共同攜手走過50年,為臺灣農業經濟政策、社會交流領域樹立友好之國際交流基礎,未來將持續進行互惠合作。歐盟、德國目前已將循環經濟策略作為國家經濟發展之目標,對於天然資源相對有限的臺灣而言,亦須改變以往製造、生產、廢棄的線型經濟模式,才能使臺灣農業朝向永續模式發展。
訊息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