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7

【農業新聞】已屆水稻幼穗形成期,穗肥施用適時適量可維產量並減少稻熱病發生

(神農廣播電台106/4/17)時序已過清明節,花蓮地區一期稻作快要「有身」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提醒農友應適時適量施用穗肥,除讓水稻有足夠的營養好孕育飽滿的稻穗,也透過肥料的控制減少稻熱病的發生。

一期稻作插秧後60~65天起,田間水稻將陸續進入幼穗形成,即開始孕育水稻的下一代,此時亦是施用穗肥的最佳時機。農友要確定水稻是否已幼穗形成時,可至田間拔取水稻植株,將其葉片連同葉鞘由外而內一葉一葉剝去,若發現莖節先端顯出的白色絨毛狀(即所謂幼穗)長度為0.2公分時,是為穗肥施用適期。

穗肥的適量施用,可增加每穗粒數與提高稻穀稔實率及千粒重,對產量及米質助益頗多。但過多之穗肥可能造成水稻營養生長旺盛,稻葉柔軟,增加稻熱病發生的機會,因此農友在施用穗肥時,可參考品種特性、田間發病情形並利用葉色板協助判斷調整肥料施用的依據。

花蓮農改場建議田間水稻大部份葉色位於葉色板第3級時,可依水稻合理化施肥手冊的建議以全期氮肥施用量的20~25%及20%之鉀肥混合施用,若生育初期已發生稻熱病的田區及田間葉色達到葉色板4級以上時,建議酌減穗肥的施用並於抽穗前施用防治藥劑,以避免抽穗後稻熱病發生造成產量嚴重的損失。水稻合理化施肥手冊可向花蓮農改場免費索取。

水稻幼穗形成期是攸關農友這一期收成好不好的關鍵時期,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建議農友可適時適量的施用穗肥,好讓稻穀粒粒飽滿農友慶豐收。

訊息來源: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點圖可以放大

水稻進入幼穗分化期即可診斷稻株營養狀況,以做為施用穗肥之參考

點圖可以放大

水稻幼穗

點圖可以放大

葉色板使用指南傳單可向花蓮農改場索取

點圖可以放大

氮肥施用過量易導致稻株倒伏,影響稻穀產量及稻米品質甚鉅

點圖可以放大

葉色板使用

點圖可以放大

穗稻熱病田間發生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