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0

六盤水

六盤水紀行

( 2018.08.20 撰文:神農廣播電台台長/戎屏國 )

    8月3日,和台灣中南部媒體同業一行十人,到訪貴州六盤水市。

    這是我第二次到貴州。

去年看過貴陽的城市建設和附近一些旅遊景點,完全顛覆了我半個世紀來對貴州「人無三兩銀」的刻板認知。至於「地無三里平,天無三日晴」,倒是所言不虛。這回在六盤水,我們目睹大陸偏遠地區的農村建設、農業發展及農民生活的改善,而這也正是台灣許多沒到過大陸的農友所不知道、不了解、不接受的真實現況。

大多數台灣人聽都沒聽過的六盤水,是位在貴州西部的一個地級市。1978年,由「六」枝、「盤」縣、「水」城三個重要的煤鐵「三線」工業特區改制而成。2005年,因夏季均溫只有攝氏19.5度,被中國氣象學會授予「中國涼都」稱號,成為大陸唯一一個以氣候命名的城市。

涼!涼快!涼爽!涼都名不虛傳!

這是剛從酷暑台灣來到此這團人 的第一印象和共同見證。

前後四天三夜,我們參觀了六枝的別浪哨園(一家規模不大卻別具風味的農家樂)、郎岱鎮營祥廣場(岱山我們書院、土司府、醬園、小吃街)、郎岱獼猴桃產業園(生產台灣市場罕見的紅心獼猴桃)、梅花山國際旅遊度假公園(有滑雪場、度假木屋和一棟海拔2499米號稱國內最高的旋轉餐廳)、三線文化創意小鎮及三線建設博物館(展出1964年開始,在極其艱難匱乏的條件下,政府及人民篳路藍縷、慘澹經營,在這裡從事大規模工礦、電力、交通、國防、科技等基礎建設,把原本落後的風貌,改變成具有現代製造業和科研機構的城市。鄉對於海陸邊疆一線地區,三線指的是大陸西北和西南13個省及自治區)、水城古鎮、野玉海千戶彞寨(當天是彝族火把節,整條山路幾乎成了停車場,節慶活動在晚間舉行,我們沒能看到)、野雞坪懸崖酒店(沿途風光和台灣清境農場到合歡山的類似,都有高山杜鵑,但台灣因為地震多,無法像這裡在山壁用鋼條懸空支撐小木屋當旅館)、水城縣三變(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改革展示中心、娘娘山農業產業園區、岩博村岩博酒廠(所釀造的「人民小酒」因習主席的詢問,在大陸爆紅)。

另外,我們還和六盤水市相關部門官員及當地媒體同業,就當前兩岸關係及面對新媒體的挑戰與因應,進行交流。兩岸問題一言難盡,說穿了,還是彼此瞭解不夠、互信不足,對此,雙方媒體者都應檢討。至於新媒體、自媒體表面上舖天蓋地,席捲全球,勢不可檔,但,多數絕不代表真理。如何一本初衷,堅守專業,讓大眾享有真知的權益,而不受偽新聞、錯信息的誤導,我輩責無旁貸。

以一個農業電台工作者的角度來看,六盤水的三農水平,令人激賞 !

今年3月初兩會期間,習近平在山東人大團講了一段話:「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意現代化的質量。」這不僅是中國大陸,也是全世界發展中國家治理績效的檢驗標準。

六盤水的農業強不強?強!

整齊的獼猴桃、葡萄園,滿山的刺梨、現代化的大棚、立體栽培、滴灌設施,不但是硬體設備,就各種作物栽培技術、田間管理、肥料施放(土裡有蚯蚓,有機值一定豐厚)等等,比起台灣,不遑多讓。

六盤水的農村美不美?美!

我們到訪的娘娘山農業產業園區,青山環抱、綠溪蜿蜒、峭壁懸空、飛瀑錘鍊,還有溫泉可以洗塵滌垢,怎一個美字了得!

不知是否受到上述同一篇講話中,習主席談到廁所是農村美否要件之一的影響,我特別注意到位在園區科技大棚旁的洗手間,造型簡樸,規模不大,卻乾淨得一塵不染,而且竟然絲毫沒有任何一點異味,簡直不可思議,堪稱中國鄉村廁所的 典範!

六盤水的農民富不富?富!

貧富是相對的。當地農民的收入比起台灣,雖然還差一截,但我們一路碰到的村民,都面帶笑容、自信開朗,沒有一個是眉頭深鎖、愁容滿面的。

富,包含兩層意義:金錢的豐足和心靈的愉悅,而後者更勝於前。

娘娘山農業產業園區涵蓋了8個村,2012年,還沒開創前當地每年人均收入不到人民幣3000元,2017就已超過12200元,五年增長4倍多,當年台灣經濟起飛時也沒有這個勁頭。岩博村更在短短十年間,人年均所得從800元提升到了1.55萬元。

對於長期生活在偏遠山區的貧苦農民而言,比起收入金額的增加,所得成長的幅度或許更能激勵壯大他們頭頂青天、腳踩大地揮汗勞動時的底氣。

事在人為!

所有的成就都來自有人甘願無私奉獻。正如同大陸許多轉型成功的農村一樣,娘娘山園區和岩博村也是分別由陶正學、余留芬兩位當地基層幹部,出錢出力,身先士卒,帶領少數人,擼起袖子苦幹實幹,才有我們今日看到的亮眼風貌。在台灣,除了向政府申請補助經費外,極少社區工作者能營運當地產業而用來挹注或改善社區生活。陶、余如何帶領山村居民脫貧致富的心路歷程、箇中甘苦及精彩故事,絕對值得寶島許多從事社區工作者借鏡。只可惜因緣不足,沒能見到他們本人,當面採訪,只好留待下次機會了。

六盤水當地食材,不論雞魚菜菇,都很新鮮。每次用餐時,同行曠大姐總是「好吃!」不絕,惹得大夥食指大動。「人民小酒」也讓幾位酒國英雄一杯接一杯,讚不絕口。全程陪同的任副主任第三天上午請我們吃的羊肉粉(據說羊是當地山區吃各種藥草野放養成),香而不羶、油而不膩、酸辣爽口、滑嫩不黏牙,更是全團一致首選難忘的絕對美食。

在每處短暫的參觀過程中,我們感謝、肯定導覽人員的用心、認真,也隨機向他們提了一些建議:幾本清代木刻的善書經文,應付梓流通或另存電子檔保存;各景點或特色店宜設網站或印製文圖介紹,特產品展示區可同時販售,方便旅客自用送禮;酒廠(乃至我們沒看到的食品加工廠,例如刺梨果脯等)應申請HACCP認證,提昇加工過程的安全質量等等,供他們進一步保存、發揚當地的特色時參考。

涼,是大自然賜給六盤水的厚禮,當地政府和人民也一直努力運用、行銷這份難得的天恩。謹祝願所有六盤水的居民或過客,在享受外在涼快舒適之餘,能夠內化出自身心境的安頓清涼,形成內外一如、獨樹一幟的涼都文化。

最後,不揣淺陋,以雜詩一首,紀這趟不虛之行:

六時六方六精彩,
盤天盤地盤人才;
水靈山青氣兩爽,
好吃好玩好地方!